老年痴呆的辨证论治——实证
作者:佚名 来源:壹号两性健康网 2020-02-29 12:25
肝气郁结
神情恍惚,小表情冷漠,善忘善恐,空想诡异,少言寡语,失眠症或乱梦纷然“头昏”善太息,胸胁胀闷,舌淡,苔白腻或白腻,脉沉或弦滑。
辩证关键点:善太息,胸胁胀闷,脉沉。
治疗方式:行气开郁,止咳化痰通窍。
方药:柴胡疏肝散(《景岳全书》)合涤痰汤(《济生方》)加减:
构成:柴胡工2g,茯苓工2g,羌活9g,香附9g,枳壳9g,芍药9g,半夏15g,薏苡仁工2g,竹茹6g,菖蒲9g,郁金9g,远志工2g,川芎9g。
候选方:①逍遥散(《永安便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,适合肝郁血虚喉咙有痰者,症见头昏昏沉沉,神色滞销品,心神不安,两胁涨痛,头疼眼花,口干舌燥,食少神疲,呕恶痰涎脉沉虚或滑。柴胡工5g,川芎工5g,黄芩15g,赤芍15g,薏苡仁工5g,香附工0g,五味子15g‘半夏9g,南星9g,制首乌12g,紫丹参9g,益智仁12g,菖蒲12g。②甘麦大枣汤(《金匮要略》)加减,适用肝气郁结、胆虚者,症见善悲欲哭,不可以独立,心态低靡,记忆减退,胸闷气短不舒,脸色皓白,舌红少苔。夏枯草18g,红枣10枚,麦子24g,香附12g,香橼9g,赤芍9g。
加减:呃逆经常,胸闷气短不舒者,加旋覆花工0g、代赭石10g(先煎);食滞者加山楂果工0g、鸡内金10g;气郁化火而见头昏、耳呜、严重便秘者,去茯苓、半夏、枳壳,加龙胆草6g、磁铁工5g(先煎)。
临证事项:应重视情绪对本证的危害,除用药治疗外,还可应用精神实质宽慰和心理治疗方法,防止激惹患者,为其造就一个舒服、轻轻松松的自然环境将有益于医治;临床医学实际应用时,当视肝气郁结痰阻之孰轻孰重,相对调济主辅之搭配,并相对调整药品,即可病药非常。
肝阳上亢
智能下降,善忘错乱,自私自利蛮横,伴头疼晕眩,口干口苦口臭,心浮气躁爱生气,筋惕肉睏’或舌强语謇,四肢麻木,舌红,苔黄或黄腻,脉弦滑或弦历数。
辩证关键点:头疼晕眩,口苦口臭爱生气,脉弦滑。
治疗方式:平肝潜阳,醒神通窍。
方药:天麻钩藤饮(《杂病证治新义》)加减。
构成:天麻工2g,钩藤工5g(之后),石决明18g(先煎);山栀子9g,牛膝柴胡9g,茯神9g,杜仲9g,桑寄生9g,沙参9g,龟甲(先煎)15g,夜交藤9g。
候选方:抑肝散(《保婴摄要》)加减。适用肝阳化火伤阴引发的肝经虚火或肝火侮脾之证,症见逻辑思维缓慢,善忘,语言不清,抑郁,惊悸,指颤,发烫,呕恶痰涎,肚胀少食,睡卧不安。川芎工8g,黄芩18g,薏苡仁18g,钩藤18g(之后),羌活10g,柴胡9g,半夏12g,茯苓12g,夏枯草9g。
加减:咬字不清者去沙参,加郁金12g、菖蒲12g;严重便秘者加制首乌工2g、生大黄3g;睡眠质量差者去柴胡、山栀子,加酸枣仁12g、合欢皮12g。
临证事项:①本证由肝阳偏亢上窜内扰引发,临证应视热象的轻和重调整方中的清热药;②肝阳上亢易化火伤阴,应通过观察舌脉转变,或生津润滋阴,或微寒祛火,依据病况熟练掌握。
湿阻窍
小表情滞销品,精神实质抑郁症,智商减低,个人行为出现异常,默然不语,呆若木鸡,不欲见人‘伴脘肚胀闷,纳呆,口多痰涎,头昏头昏脑胀,身重多寐,舌色淡,舌体胖,苔白腻,脉滑而沉。
辩证关键点:脘闷纳呆,口多痰涎,身重多寐。
治疗方式:健脾胃清热利湿,温肺通窍。
方药:洗心汤(《辨证录》)加减。
构成:半夏15g,茯苓15g,高丽参18g,夏枯草9g,茯神15g,酸枣仁12g,禄特科技9g,电音之王12g,菖蒲12g,旋覆花9g,远志12g。
候选方:①转呆丹(《辨证录》),适合伴随肝郁化火而烧灼肝血心液者,症见闹心躁动不安,语言发抖,歌笑难休,乃至反喜污浊,或爱吃碳灰等。山参9g,半夏工5g,茯神工5g,酸枣仁工2g,电音之王工2g,赤芍工2g,柴胡15g,五味子工5g,川芎9g,天花粉9g’郁金12g,远志工2g,天麻9g,生地黄9g。②六君子汤(《妇女妙方》)加减,适用脾胃虚气弱兼具痰涎者,症见小表情冷漠,记忆能力和计算力差,头昏脑胀晕眩,步履维艰不稳定,心慌气短,舌色淡,苔白滑或腻,脉滑缓。山参9g,黄芩15g,半夏15g,茯苓12g,薏苡仁15g,夏枯草6g,制首乌15g,黄芩15g,羌活12g,枸杞工5g。③温胆汤(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)加减,适用肝胃不和,痰浊内扰者,症见小表情死板,抑郁记忆减退,个人行为出现异常,头昏头昏脑胀,胸闷气短纳少,身重多寐,苔腻,脉弦滑。半夏12g,茯苓12g,南星15g,竹茹12g,枳壳12g,夏枯草6g,薏苡仁9g,郁金12g,菖蒲12g,远志15g。(5)加减:痰热者加柴胡12g、山栀子12g;脾胃虚甚至能够山参易高丽参,加黄芩12g;痰阻中脘穴伴便结者,能用姜糖水冲服薏苡仁丸;神思茫然、小表情呆钝者加服苏合香丸,每一次1丸,每天2次,或器重菖蒲、远志。
临证事项:本证在用药治疗的另外,也应劝诫病人留意饮食搭配的挑选。
淤血阻络
神色呆钝,反映缓慢,记忆减退,逻辑思维出现异常,不可以了解他人語言,个人行为怪异,伴咽喉不适,或观念模糊不清,或舌强语謇,步履维艰歪斜,或肌肤甲错,口干舌燥不欲饮,舌色黯或者有瘀斑瘀点,脉细涩。
辩证关键点:舌强语謇,肌肤甲错,舌黯或者有瘀斑瘀点,脉细而涩。
治疗方式:活血化淤,通窍醒神。
方药:通窍活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减。
构成:川芎15g,紫丹参12g,赤芍12g,羌活9g,桃仁12g,黄芩15g,益智仁12g,紫河车3g(研粉服用),血竭0.06g(服用),郁金12g,菖蒲12g,葱根9g。
候选方:补阳还五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减,适用气虚血瘀,多元性痹阻者,证见计算力、定向力降低,记忆减退总想睡觉,头昏目眩,脸色乌青,小表情冷漠,舌强语謇,舌色暗淡,脉细涩。黄芩30g,川芎15g,羌活12g,赤芍12g,地龙9g,玫瑰花12g,桃仁14g,枸杞12g,高丽参12g,郁金12g,菖蒲12g,炙甘草6g。
加减:若血淤时间一长伤津,症见夜热早凉、口干不欲饮者,加丹皮9g、生地黄12g;血淤时间一长,气血两虚显著者,器重川芎,加熟地15g、鸡血藤手镯15g、阿胶糕(烊化)12g;乱梦纷然,心慌气短易惊者,加合欢皮12g、远志12g、酸枣仁12g;肾亏遗溺者,加淮山药12g、桑螵蛸10g。
临证事项:①老人多气血虚多病,医治不能妄用破血逐瘀之品,以防出现意外;②能于活血化瘀药中酌加补血补气行气之品,以取“活血化瘀不损血”,“祛淤而又生新”之义;③临床医学中本证也可以参照运用颠狂梦醒汤、血府逐瘀汤等方。
精彩评论
热门推荐